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7.0067
尺寸:14 x 8.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909~194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名勝史蹟,建築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名勝史蹟,公共設施
創作者/製造者: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
製造地:臺北
關鍵詞:觀光、旅行、建築、基礎設施、都市、繪葉書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臺北水源地為景之明信片。正面為臺北水源地之彩色圖畫,角度為俯視。明信片左側為兩個圓形的池子,其右邊則是八個正方形的池子,應是沉澱用池。四周大多為綠地。圖畫右上角蓋有紅印,該印章載有「齋藤房兼」之字樣。明信片正面左上方則載有「62」、「The reservoir for city water, Taihoku.」、「(臺北)水源地」、「市の南端にあり新店溪の清水を取入れて淨過する附近一帶幽邃の行樂地」之字樣(大意:位於臺北市南端的新店溪為北市取水口,附近一帶市相當幽靜的遊憩地)。該照片地點為現今臺北市中正區自來水博物館。背面為明信片書寫面,右上方有郵票黏貼處,明信片右側有以漢字、平假名書寫之「郵便はがき」,正上方印有「POST CARD」,正中央則載有「(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之字樣。
2.臺灣過去取水的方式以取用自然水域的水源為主,然水質品質並不穩定常造成衛生問題,日人有鑑於此,臺北水道工事建設始於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任內,西元1907年在英人巴爾頓的建議在臺北公館觀音山及新店溪畔設一取水口供給臺北地區用水,西元1907年以180萬日圓的工費預算開始興建,西元1909年7月竣工為當時的臺北供給品質較為穩定的用水。
參考資料:1.臺北市役所,不詳。臺北市案內,無頁:碼。臺北市:臺北市役所。
2.臺北市役所,1940。臺北市政二十年史,頁:639-652。臺北市:臺北市役所。
3.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維基百科,2018/07/23。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