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2.007.0180
尺寸:14.2 x 9.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0~194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名勝史蹟,建築
創作者/製造者:臺南州
製造地:臺南
關鍵詞:傳說、原住民、漢人、觀光、旅行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嘉義郡中埔庄吳鳳廟為景之明信片。正面為以白色為底,貼了兩張黑白照片而形成的。中央的照片為橫式照片,被裁切成橢圓形,可看見右側為廟宇,左側為類似城門與城牆,門前即為一片草原與植物,此張照片下方載有「吳鳳廟(嘉義郡中埔庄)」之字樣。此張照片右側為一張吳鳳像的照片,為直式長方形之照片,照片為一個身穿軍袍,手持刀劍,手撫鬍鬚的武將騎著一匹白馬的雕像,該張照片下方載有「吳鳳像」之字樣。背面為明信片書寫面,左上方為郵票黏貼處,正上方有以漢字、平假名書寫之「郵便はがき」,中央處印有「(臺南州發行)」之字樣。
2.位於嘉義郡中埔庄的吳鳳廟主祀吳鳳,傳說吳鳳為漳州人士,幼時跟隨雙親移居嘉義,常隨父親進出番地,24歲時成為阿里山通事,並且為了「匡正」原族民族馘首的習俗而捨身成仁,這個傳說可見於劉家謀《海音詩》及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等,日治時期亦曾為日人所傳頌,佐久間左馬太還曾經頒贈「殺身成仁」匾額至吳鳳廟,而根據近代研究這些傳說具有醜化原住民族及統治當局的政治目的,因此已少為人傳說。
參考資料:1.原幹洲,1937。臺灣史蹟(附)主要市街史竝概況名所舊蹟,頁:91-92。 臺北市:拓務評論臺灣支社、勤勞と富源社。
2.日本人如何利用吳鳳傳說統治臺灣?,說書,https://sobooks.tw/the-cultural-integration-of-japanese-colonial-empire/(瀏覽日期:2018/09/02)。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9/01/0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