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7.0369
尺寸:9.2 x 13.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農林漁牧業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自然景觀,動、植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繪葉書、觀光、旅行、農業、熱帶植物、水果
文物描述:1.本物件以臺灣水果為主題,黑白樣式。正面為香蕉串之圖像,結實纍纍。上方以英文字母書寫「Bananas growing richly.」、「Taiwan」,下方以漢字與日文書寫「臺灣生果の王座を占めるものはバナナである。年產額二億五千万斤、價格一千三四百万圓。種類は仲々多いが北蕉と仙人種が最も普通で栽培は山地と平地で行はれ、その面積は一万五六千甲の廣きに達する。一花苞は六段から九段の房となつて垂れ下るが、總重量は二五O斤に達することがある」(大意為臺灣水果寶座非香蕉不可,年產額達兩億五千萬斤,產值達一千三百萬至一千四百萬元。其種類之多,尤為「仙人種」的香蕉,在山地與平地皆可見其蹤影。香蕉開花時,約分為六段至九段,最高可達兩百五十斤)。背面右上角為郵票黏貼處,右側有以漢字、平假名書寫之「郵便はがき」,上方以英文字母書寫「CARTE POSTALE」、「This space for message」、「This space for address」,中間有一鳥類圖像,標示「TRADE MARK」。
2.日治時期,除了民生必需物資稻米、糖之外,臺灣具有地理上的優勢,利於種植熱帶、亞熱帶植物與水果,而農產品也大多銷至日本本國。
參考資料:陳慈玉,2012/04/26-2012/04/28。日治時期出口品的流通機制,頁:3。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中央研究院。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