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7.1437
尺寸:10.7 x 14.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照片與相簿,自然景觀,動、植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番荔枝、佛頭果、臺東、水果、農業試驗所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釋迦為主題之照片,為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3顆貌似已經成熟之釋迦,猶生長於樹上;背面左上角有1紅色橢圓戳印,有「增村」字樣,中央有1標籤,有「206 釋迦頭(セッキヤ)臺灣果實」字樣。
2.日治時期於為了配合「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政策,一方面進行品種改良及化學肥料之使用,另一方面設置農業試驗所,用以提升各式農產品之產量。釋迦可能為荷蘭人所引進,一開始栽種於臺南地區,後才往南部及東部地區傳播,其形狀似荔枝又像釋迦牟尼佛的頭部,又被稱為「蕃荔枝」、「佛頭果」,今臺東地區為最大的釋迦生產地。
參考資料:1.張蕙松,2012。菜市場水果圖鑑,頁:182-185。臺北:天下文化。
2.薛化元,2014。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經濟發展解釋架構的一個考察:以「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為中心(1895~1945),臺灣風物,64(4):71-110。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