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8.0361
尺寸:6.3 x 6.2 x 5.3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護符法器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辟邪、風水、沖煞
文物描述:本件陶缽為磚胎燒製,形式為短直圓桶狀,上沿口部之直徑略為加大,缽身靠口部處刻有一道凹弦紋,靠底部處則作淺束腰。缽身胎體呈現鮮豔的澄色,外面下半部尚殘留有安置時的水泥,內部則留有長年經雨水侵蝕的污漬,只有口沿上局部露出紅澄色磚胎。
缽為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多採青銅鍛鑄,常見於經懺等儀式中,佛教出家僧眾也用於托缽化緣。陶缽是臺灣民宅屋脊辟邪物的形式之一,常見於臺南安平、澎湖群島等地區,一般多安置於屋宅的正脊中央頂端,藉由缽的法力來辟除屋宅所可能面對的風水沖煞。
參考資料: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