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12.0008
尺寸:2.5 x 2.4 x 0.2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推測年份(西元):1683~1723
年代描述:康熙通寶是清聖祖康熙年間(1683-1723)所鑄。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貨幣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貨幣
文物描述:1.本物件是清代康熙通寶1枚,外觀呈外圓孔方形式。正面用中文書寫「康熙通寶」4字;背面分別以左滿文右漢文書寫「臺」字。
2.明鄭時期臺灣流通永曆通寶,清代福建巡撫張仲舉上奏:「臺灣所用明桂王偽號錢文甚多,若一時驟行全禁,貧民無以為資,疏請開爐鼓鑄,收買偽錢銷毀改鑄。經部議準行,令設爐開鑄,背鑄臺字」。康熙28年 (1689) 就地鑄錢,回收鄭氏永曆錢,熔鑄成康熙通寶背鑄臺字,錢局設在臺南府東安坊。所鑄制錢,質地同永曆錢為紅銅,尺寸重量也小於其他各省所出,因此不行於內地,康熙31年 (1692) 遂停鑄,因此所鑄不多。康熙通寶背臺,也有黃銅質由福建代鑄。
參考資料:清代臺灣制錢,亞洲錢幣鑑定中心,http://www.accacoin.com/article/info/60?rows=5&page=6(瀏覽日期:2019/07/15)。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C
編目日期: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