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12.0030
尺寸:8.8 x 15.1 x 0.1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準確日期:1960/10/01~1960/10/01
年代描述:民國49年10月1日出版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生活娛樂
創作者/製造者:發行人:許炎墩/瑞成書局
製造地:臺中市成功路45號
關鍵詞:八七水災、農損、唸歌、歌仔冊
文物描述:文物保存良好,書寫形式同樣是七字一句四句成一行,每頁是十行。 內容是在講述八七水災時的可怕,前面的路不知道是田地還是道路,造成許多災害。此外政府撥款救災、國軍也協助人民脫困等。根據資料顯示: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共造成667人死亡、408人失蹤、942人受傷,各地哀鴻遍野,災民經政府予以收容者竟高達30萬人以上,是台灣戰後僅次於九二一大地震最嚴重的災情。在房屋受災方面,房屋全倒共計有27466間,半倒者18303間。農、林、漁、牧業均損失慘重,光是農地損失其總面積便高達136,542公頃。在交通方面,鐵、公路嚴重癱瘓,鐵路受災297處,而公路更高達476處之多。而在電信與電力方面,其所帶來的大停電及通訊中斷更是可想而知。公共設施如學校、衛生所、醫院等也均遭波及。據官方統計,損失高達三十五億元以上,約佔當時國民所得的11%,對當時的台灣造成嚴重的打擊。
編目者:委託編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編目日期: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