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14.0003
尺寸:12.7 x 6.6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33~1933
年代描述:昭和8年(1933)發行昭和甲券壹圓。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貨幣
創作者/製造者:大日本帝國政府內閣印刷局
製造地:日本
關鍵詞:貨幣、臺灣銀行券、臺灣神社、鵝鑾鼻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臺灣銀行券甲券壹圓,橫式紙鈔。紙鈔正面花紋邊框上方2角落各印有「壹」字,下方2角落各印有「1」數字,底邊橫框中央印有小字「大日本帝國政府內閣印刷局製造」;框內右側為數字「1」的花式設計圖像,左側是臺灣神社圖像,券面正中央印有「臺灣銀行券」、「壹圓」、「此券引換に金壹圓相渡可申候也」、「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文字,並蓋有臺灣銀行頭取(董事長或總裁)之印的篆文;券面上下都有券幣號碼「295826」及組別號碼「62」。紙鈔背面右側邊框中印「壹圓」,左側邊框中印數字「1」;框內中央印有「臺灣銀行券」文字及鵝鑾鼻燈塔圖像。
2.「臺灣銀行券」為臺灣日治時期通行之貨幣,由臺灣銀行發行。明治時期之初,暫行臺灣既有之銀本位制,發行「銀券」,後採與日本本土相同之金本位制度,發行「金券」。大正與昭和時期,由於臺灣總督府推動政策改革,以及印刷與製紙技術進步,故陸續進行鈔券改版。日本明治後大正時期發行之券幣稱為改造券,大正後為昭和時期發行之券幣有甲券、乙券、現地刷及即將終戰時,日本空運之「日本銀行兌換券千圓」加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印章。
參考資料:1.券幣介紹日據時期,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https://museum.cbc.gov.tw/web/p6_2.aspx?menu=1&id=7(瀏覽日期:2019/07/24)。
2.台灣銀行券,臺灣貨幣,http://my.so-net.net.tw/taiwannote/newpage3.htm(瀏覽日期:2019/07/24)。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C
編目日期: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