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醬釉直壁壓印紋陶甕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1.tif)(CC BY),第1張,共9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1.tif)(CC BY),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2.tif)(CC BY),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3.tif)(CC BY),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4.tif)(CC BY),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5.tif)(CC BY),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6.tif)(CC BY),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7.tif)(CC BY),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8.tif)(CC BY),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03.001.0065的圖片(20030010065_P009.tif)(CC BY),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065

尺寸:35.5 x 35.1 x 49.2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1960年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加工保存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苗栗
關鍵詞:酒甕、釀酒、造酒
文物描述:1. 圓口,圓唇,短頸,折肩,直壁,凹底,器身自肩腹交接處垂直向下,於腹部下半斜收至底部。外器壁上半肩部至腹部上方壓印直線條紋,肩部上方近口處陰刻臺灣形狀,方框貫串臺灣中央,內刻數字「50.3」,腹部飾有雙線陰刻形成的三圈環狀紋,器身外上醬色釉,釉厚薄不均,部分剝釉,可見褐紅胎色,器身內無釉,器底有隨意刷上的釉彩筆觸。依形制推測為苗栗窯場製品。
2. 本件推測為苗栗窯場製品,此形制的酒甕為1960年代公賣局改良的酒甕,設計目標為增大容量和節省儲存空間,不過此種酒甕除存在室內,空氣無法流通而影響酒的品質,一、二年之後就不再使用。
參考資料: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花蓮集郵會發行《洄瀾郵訊》3期)的圖片
藏品(林保仁縣長主政時期公文信緘-16)的圖片
藏品(孝子五郎正宗-試片觀感)的圖片
藏品(陶製紅面福神像)的圖片
藏品(電影相關票券(軍票))的圖片
藏品(設備比價須知)的圖片
藏品(昭和19年臺南州農業會《職員名簿》)的圖片
藏品(西側板)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