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灰褐釉壓印紋陶甕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2.tif)(CC BY),第1張,共11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2.tif)(CC BY),第1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1.tif)(CC BY),第2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3.tif)(CC BY),第3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4.tif)(CC BY),第4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5.tif)(CC BY),第5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6.tif)(CC BY),第6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7.tif)(CC BY),第7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8.tif)(CC BY),第8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09.tif)(CC BY),第9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10.tif)(CC BY),第10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069的圖片(20030010069_P011.tif)(CC BY),第11張,共11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069

尺寸:50.6 x 50 x 57.3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加工保存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南投
關鍵詞:酒甕、釀酒、造酒、醬菜甕
文物描述:圓口,方唇,短頸,斜肩,凹底,腹部中央凸出,向下斜收至底部,一肩略微歪斜,整體呈橄欖形。外器壁上半肩部至腹部上方壓印直線條紋,器身內外上灰褐釉,釉厚薄不均,部分剝釉,可見褐紅胎色,器底無釉。外器壁可見液體字口部流下的痕跡,腹部處可見四菱形紅點,推測曾黏有「福」或「滿」字紅紙。依器形和紋飾推測為南投窯廠製品。
參考資料: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昭和十二年郭丙寅保險證書)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谿山幽築)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日本の民話シリーズ“耳なし芳一"(色違い1))的圖片
藏品(來順伯婆事略)的圖片
藏品(大正九年林九牧及林生繳納大正八年後期分地租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三樓、 屋頂平面圖、 機械間剖面)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