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素燒陶製火窗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I001.jpg),第1張,共10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I001.jpg),第1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P001.TIF),第2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P002.TIF),第3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P003.TIF),第4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P004.TIF),第5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P005.TIF),第6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P006.TIF),第7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P007.TIF),第8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I002.jpg),第9張,共10張
登錄號:2003.001.0208的圖片(20030010208_I003.jpg),第10張,共10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208

尺寸:16.6 x 16 x 16.2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日治至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保暖降溫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火爐、火缽、火籠、懷爐、手爐
文物描述:1.素燒陶製火窗,圓桶形,器口一側偏高,胎土為紅土,無上釉,表面粗糙,口沿內外有許多凹痕,內器壁中央豐厚,半掩器口。
2.火窗為冬天取暖的用品,在臺灣多稱為「火爐」,日本人稱為「火缽」,通常是圓形的陶盆。天冷時,將燒紅的木炭放置其中,烤火取暖。
參考資料: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斧鋤形器)的圖片
藏品(工程詳細表)的圖片
藏品(電氣工程 拾層弱電設備配線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石針)的圖片
藏品(《情關》電影海報)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七年花金納道路協會費等深坑東國民學校授業料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高雄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會刊》第33期)的圖片
藏品(廟宇木構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