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胎紅色棕色漆相間高腳供盤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I001.jpg),第1張,共11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I001.jpg),第1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1.tif),第2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2.tif),第3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3.tif),第4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4.tif),第5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5.tif),第6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6.tif),第7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7.tif),第8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8.tif),第9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P009.tif),第10張,共11張
登錄號:2003.001.0354的圖片(20030010354_I002.jpg),第11張,共11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354

尺寸:25.3 x 24.4 x 9.1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類別二:器物類,宗教禮俗,祭祀用具與物品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祭拜、供品、五牲托、三牲托、水果盤
文物描述:1.高腳供盤以單塊木頭刨削雕磨出一體成形的圓形木製盤子,整體結構完整,雕工簡單、樸拙。盤正面由外至內雕有五道圓線紋作為裝飾,形成盤面有五個同心區塊,背面有一道圓線紋裝飾。底部為中空圈柱狀的高足,周徑由盤面漸向足底擴大,以增加穩定性。正面第一(口緣)、三、五(盤心)的同心區塊,以及背面口緣處塗有紅色漆,其餘的部分塗棕色漆,形成一種塗彩設計的美感,但皆已明顯的褪色,盤面與邊緣處有些微磨損。此件保存狀況尚佳,正背面底部有些許黑色汙漬沾染,圈足內部呈現多道由機器刨磨製成的痕跡。
2.此類木料材質的高腳供盤又稱「豆盤」、「四果盤」。是臺灣早期社會在祭祀、節慶、下聘時置於供桌上用來擺放供品的器皿,供品通常是粿粄、水果、糖果蜜餞等,擺設時大都會放置以三至五盤為主。隨著時代發展,高腳供盤逐漸出現銅製、鋁製、不繡鋼製、塑膠製等,時至今日,常見的多為紅色塑膠材質。
參考資料:典藏臺灣,
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2/62/6d.html(瀏覽日期:2019/09/25)。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紅色夾砂硬陶口緣)的圖片
藏品(緣邊駝金龜)的圖片
藏品(鳳啣喜桃清漆飯匙)的圖片
藏品(《臺南神社神苑落成奉告祭及大祭實況》准演執照)的圖片
藏品(帶加工痕石材)的圖片
藏品(榧螺)的圖片
藏品(雙葉細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