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米籮
登錄號:2003.001.0672的圖片(20030010672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1.0672的圖片(20030010672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3.001.0672的圖片(20030010672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672

尺寸:50 x 49 x 25.8cm
歷史分期:1661-1683(鄭氏時期),1683-1895(清代),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661~1970
年代描述:明朝起移入的漢民便已有自製竹器農具,1960、1970年代塑膠製品普及,大眾對竹器需求日少,使得竹器等傳統器具逐漸沒落消失。以上作為推估依據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籮筐、農具
文物描述:1.本件米籮,為圓桶造型,使用竹篾片以斜紋編法織成,斜紋編法特徵是經篾及緯篾數量多、間隔密,經、緯篾片密接無間隙,連續編作時呈顯出美麗的編織斜紋。口緣採輪口收邊法,使筐身更加牢固耐用,筐身有四耳,可繫繩索,以利扁擔挑運。米籮為古時農家用來盛放稻穀之及運輸之用。
2. 臺灣因竹材取得容易,臺灣原住民及明朝起移入的漢民便已有自製簡單的竹器用品,隨後陸續有竹製品從中國輸入販賣,至清朝光緒初年,已有臺南竹仔街、嘉義竹街、鹿港竹篾街等竹材、竹器店聚集成市的形成。
參考資料:1.竹藤藝,傳統工藝數位博物館,https://crafts.ncfta.gov.tw/home/zh-tw/Bamboo1 (瀏覽日期:2020/10/19)。
2.工藝基因庫:竹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https://www.ntcri.gov.tw/dnatypelist_196_10.html (瀏覽日期:2020/10/19)。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0/12/16
已瀏覽清單
藏品(美軍轟炸豐員地區-低空轟炸照片(美軍轟炸豐原地區-低空轟炸照片))的圖片
藏品(幼童直襟衫)的圖片
藏品(日本地圖)的圖片
藏品(黃金田於丁亥年葭月創作之瞑時掠水鳥)的圖片
藏品(《電視周刊TV WEEKLY》第1222期)的圖片
藏品(平面 立面)的圖片
藏品(日本生命火柴盒)的圖片
藏品(十一層平面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