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大紅地虎頭風帽
登錄號:2003.001.0727的圖片(20030010727_P001.tif)(CC BY),第1張,共6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3.001.0727的圖片(20030010727_P001.tif)(CC BY),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01.0727的圖片(20030010727_P002.tif)(CC BY),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01.0727的圖片(20030010727_P003.tif)(CC BY),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01.0727的圖片(20030010727_P004.tif)(CC BY),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01.0727的圖片(20030010727_P005.tif)(CC BY),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01.0727的圖片(20030010727_P006.tif)(CC BY),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727

尺寸:25 x 48.5 x 3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童帽、虎帽、風兜
文物描述:1. 大紅地虎頭風帽,以紅棉布為底,內裡為藍色。正面以棉線和布片刺繡縫製成立體虎頭造型,老虎粗眉大眼,張口吐舌,並有外翹獠牙清晰可見,頭頂上有兩個黃色心型直立布片,左右兩側耳朵處綴有紫紅色短流蘇裝飾。 帽後背與披肩無其他裝飾。
2. 風帽又稱風兜,左右兩邊有護耳,後方有向下披垂至肩膀的圍布,多於秋冬時穿戴,用以擋風保暖。
參考資料:1. 黃光男,1995。國立歷史博物館珍藏,臺灣早期民間服飾。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2. 高本莉,1995。臺灣早期服飾圖錄。臺北市:南天書局。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銀製花口碟)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1958年8月12日涂炳榔寄涂爐、張素雲書信(明信片))的圖片
藏品(香園閣四委角口深腹銀碗)的圖片
藏品(帶穿孔板岩片)的圖片
藏品(一枝黃花)的圖片
藏品(中華沙蟹)的圖片
藏品(中華鰍)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