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5.0003
尺寸:23.8 x 19 x 39.5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80~1990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關鍵詞:木雕神像、漆線、泉州、地方神、鄉土神
文物描述:1.本件廣澤尊王像,採坐姿,係以整塊樟木雕刻而成,金身、座椅、台座一體成形。金身高1尺(30公分),紅面、童子臉、圓目,頭戴文巾,身穿五蟒的「文武甲」,雙手置於膝上,左腳垂下踩獅座,右腳翹腳、作打坐狀,身形修長,坐龍頭椅,椅腳彎曲,呈現出廣澤尊王童年昇化成神的樣態。廣澤尊王的造型,乃根據其昇化成神的傳說所塑;相傳在廣澤尊王16歲坐化升天前,其母(一說其叔父)以手拉其左腳,因而造成其具有孩童臉、兩眼圓睜、一腳打坐的特定容貌。
2.線條裝飾採「漆線」作法,連背面也相當講究,惟龍頭過於誇飾,與金身木雕的配搭,顯得不協調。用色上以金色為主。本件曾被修整過。
3.從施作工法推判,本件與館藏號2003.005.0006(關平)、2003.005.0007(關聖帝君)、2003.005.0008(周倉),四件為同一批匠師所製。可能是大家樂風行時期,由臺灣北部福州系統匠師所做。
4.廣澤尊王,原名郭洪福(一說郭乾),是福建泉州三邑南安的地方守護神。隨著泉州人移民臺灣,自祖廟南安縣鳳山寺分靈來臺奉祀。相傳廣澤尊王喜庇佑出外人,是早期開拓臺灣的泉州移民重要的心靈慰藉。在臺灣主祀廣澤尊王的寺廟,廟名多以其祖廟「鳳山寺」命名,信仰區域集中於中南部一帶,尤以臺南最多,其中府城的永華宮與西羅殿,皆是著名主祀廣澤尊王的古廟。
參考資料: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