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6.0014
尺寸:24 x 22.2 x 2.3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家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帳鉤、銀器
文物描述:1. 本藏品為一對帳鉤,銀製,依部分可分為葫蘆形的鉤頭與半圈形的鉤圈,兩件在形制上基本一致。在鉤頭部分,上端連有兩個葉子形飾片及一條固定用之鏈子,葫蘆的上下腹部皆有淺浮雕,唯因表面氧化而使圖樣不甚清晰。下方環形鉤圈通體不裝飾,但在尾端做花苞狀膨起,整體為葫蘆連結藤蔓之造型,葫蘆音近富仔,蔓音同萬,而被賦予富貴萬代的寓意。另外葫蘆多籽,又有子孫萬代的吉祥意味。
2. 帳鉤是用來固定床蹋蚊帳廉幕的用具,多以鍊子或繩索繫綁在床的兩側,一般可分為鉤頭(鉤柄)與半圈形的鉤身。形制與材料多元,細緻的裝飾雕刻常見於鉤頭
參考資料:1. 簡榮聰,2000。臺灣傳統家具,頁:130。中壢市:桃園縣文物協會。
2. 簡榮聰,1988。臺灣銀器藝術,頁:8。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
3. 帳鉤,臺灣民俗文物辭典,
http://dict.th.gov.tw/term/view/330(瀏覽日期:2019/05/22)。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