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總督府官字合格秤子組
登錄號:2003.006.0035的圖片(20030060035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6.0035的圖片(20030060035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3.006.0035的圖片(20030060035_P001.tif),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3.006.0035的圖片(20030060035_P002.tif),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3.006.0035的圖片(20030060035_P003.tif),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6.0035

尺寸:27.6 x 9.5 x 3.2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906~1945
年代描述:1906年臺灣總督府頒佈《臺灣度量衡規則》,規定除特許外,度衡量器的製作、修復及販賣均由官製、官營。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計量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總督府
製造地:臺北
關鍵詞:度量衡、戥仔、厘秤
文物描述:1.本物件是「厘秤」1組,包含木盒、厘秤秤桿、秤盤、秤錘4部分。厘秤也稱「戥仔」是用來秤金銀珠寶或藥品等分釐小數的東西,以幾兩幾分幾錢為單位。
2.傳統物品買賣使用「秤」來稱重量,一般稱大者為「量仔」;小者為「秤仔」。「秤」的組件有「秤桿(桿梁)」及「秤錘」,使用時將物品掛在秤桿掛勾上,將提耳提起,在秤桿上移動秤錘,待秤桿達到平衡,秤錘所在刻度即是物重。日治以前的秤錘以石製成,大小依斤量不同而定。昭和年間後,出現以「磅仔」秤重,大型「磅仔」為鐵或銅製,下有4個輪子,上有平臺及秤桿;雜貨店則使用小型「磅仔」,秤量較輕的雜貨物品。另外尚有小型的秤,稱「戥仔」(定仔),用來秤珍貴的漢藥及人蔘等物。
參考資料:1.厘秤,客家庄數位典藏,https://archives.hakka.gov.tw/category_detail.php?id=JF0809001413(瀏覽日期:2019/05/27)。
2.簡榮聰編著,1992。臺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頁:111-112。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C
編目日期:2021/02/03
已瀏覽清單
藏品(黃菊文發行《民主政治》週刊系列集)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生)的圖片
藏品(小菇屬)的圖片
藏品(稻谷租單)的圖片
藏品(小菇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