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銀鎏金花草嵌玉石簪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I001.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I001.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P001.tif)(CC BY),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P002.tif),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P003.tif),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I002.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I003.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I004.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6.0037的圖片(20030060037_I005.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6.0037

尺寸:16.6 x 2.6 x 1.8cm
外文名稱:髮簪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683~1945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身體飾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頭飾、首笄、簪子、髮簪
文物描述:此釵以銀為主要材質,並加以鎏金而成。先將薄銀板打製成雲頭形,中間鑲嵌青綠色玉石,上貼以銀絲細工鑲邊之銀片,呈現出花心鑲嵌翡翠綠玉,兩旁捲葉包覆之的花卉造型簪首。花草線條是以多股細銀絲扭轉纏繞而成,繩紋造型甚具裝飾效果,增添不少立體感。此件因年代久遠,簪首處有部分磨損,表層鎏金面多處脫落,露出下方銀底,簪尾處呈現化學反應發黑現象。此種花草鑲嵌玉石的頭飾形制,為清代臺灣民間常見的女子飾品樣式之一。
參考資料:1. 劉萬航,1989。金銀裝飾藝術,頁:45-50。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 簡榮聰,1997。臺灣銀器藝術(上),頁:57-81。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 簡榮聰,1997。臺灣銀器藝術(下),頁:69-81。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 江明親,楊舒雅等,2005。生命的金河-珍藏老金飾特展,頁:34-75。臺北縣:黃金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蠅子草)的圖片
藏品(吳辭如墨蹟石刻拓本)的圖片
藏品(脆枝曲柄蘚)的圖片
藏品(帷幕墻詳圖)的圖片
藏品(罐形器)的圖片
藏品(新竹縣警察局員警公餘讀書劄記簿一本)的圖片
藏品(山豬左上或右下第3大臼齒)的圖片
藏品(天經、地義、民行)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