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白瓷彩釉壽翁碟
登錄號:2003.006.0273的圖片(20030060273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6.0273的圖片(20030060273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3.006.0273的圖片(20030060273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3.006.0273的圖片(20030060273_P003.tif)(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3.006.0273的圖片(20030060273_P004.tif)(CC BY),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6.0273

尺寸:9.1 x 9.1 x 2.1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北部
關鍵詞:人物像、印花、手繪、大量生產
文物描述:1. 白瓷彩釉壽翁碟,圓形淺碟,為臺灣早期鶯歌或北投地區大量生產的食器。以壓模製成胎體,碟子中央繪有一光頭、蓄鬍、身軀微胖的壽翁像,壽翁頭面部以手繪,身體輪廓以印模蓋上紅釉,右側邊繪有一隻紅色昆蟲,頭頂上書寫「富貴自然求 亦月」等黑字。碟子底部帶有一圈矮圈足,無落款印記。正反面有茶色的污漬痕散佈,並有製作缺陷如釉料不勻、圈足內雜質附著和小孔洞。碟子底部帶有一圈矮圈足,無落款印記。
2. 人物像常見於臺灣早期陶瓷製碟子裝飾,福、祿、壽為天上三吉星,壽翁象徵長命百歲。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19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臺灣文獻61(2):111-152。2. 徐文琴、周義雄合著,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3.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
4. 野崎誠近原著,古亭書屋編譯,1987。中國吉祥圖案,臺北:眾文圖書公司出版 。
5. 堀込憲二,2003。臺灣光復前應用彩磁溯源,流光凝煉方寸間─臺灣與荷蘭老磁磚展。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帶搓磨痕石環粗胚)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