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7.0214
尺寸:8.3 x 46.1 x 2.5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服飾配件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苗栗
關鍵詞:烏金箍、頭箍、勒子
文物描述:1. 眉勒通常暗色系如黑、青兩色的素色眉勒,為已婚婦女配戴,亦稱之為「烏巾箍」。從使用的質地與材質來看,本件藏品布料使用黑絨,黑絨材質較厚實保暖,可推測其配戴的時節因是秋冬氣溫寒冷的季節,實用性價值重於外觀,主要以保護頭部避免受涼的防風與保暖功能為主。
2. 眉勒的形制源自於明代,前身是宋代的額巾稱為「額子」,明清時期特別流行於江南一帶,俗稱「頭箍」或「勒子」。
參考資料:1. 王金華,2017。中國傳統服飾:雲肩肚兜。大陸:中國紡織出版社。
2.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2。古典時尚織繡風華:典藏專輯-漢人織品服飾篇2。臺灣:高雄市政府歷史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