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義成圖書社出版《新歌李三娘》
登錄號:2003.009.0145的圖片(20030090145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9.0145的圖片(20030090145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3.009.0145的圖片(20030090145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3.009.0145的圖片(20030090145_I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9.0145

尺寸:9.1 x 15.6 x 0.5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50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生活娛樂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傳統戲曲、唸歌、歌本、民間傳說、五代十國背景、元傳奇、閩南語、台語
文物描述:新歌李三娘的內容取自元代傳奇白兔記,內容描述後漢高祖劉知遠與其皇后李氏的愛情故事,劉知遠少時貧苦被繼父趕出家中,被李大公收留,李大功見他有帝王之器,便將女兒李三娘嫁給他,卻遭遇李三娘兄長夫婦的反對,在李大公夫婦過世後,大哥大嫂便極力虐待二人。後李三娘勸劉知遠從軍,劉知遠也知道家中待不下去,便前往從軍,後立下戰功成為安撫使。但三娘卻在家中繼續遭受虐待,後產下一子,兄嫂欲迫害三娘母子,不得已的三娘只好將兒子拋如荷池,幸好被家人竇公救起,三娘托竇公將兒子送至劉知遠處撫養,十五年後兒子長大成人,奉父命探望生母,結果在追趕一隻白兔的過程中在井邊遇到了三娘,在確認了三娘是他的生母後,劉知遠便前往與三娘團聚。體裁上屬於使用最多的七字一句,語言形式是使用閩南語。歌仔冊的由來是將傳統台灣戲曲藝術中的的「唸歌」以文字集結成冊印刷的出版品。
參考資料:56/本
編目者:委託編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編目日期:2019/12/25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陳老習土庫公學校第三學年操行優良獎狀)的圖片
藏品(矛鏃)的圖片
藏品(葉國居-手稿 (2))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有骸骨的自畫像)的圖片
藏品(惠勝行禮餅籃 (右底層))的圖片
藏品(中國謎苑雜誌50期)的圖片
藏品(棕紅褐釉窄口直壁式陶甕)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