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卑南族女子胸兜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P005.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3.012.0052的圖片(20030120052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7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12.0052

尺寸:117.5 x 78.5 x 0.5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卑南族
製造地:採集地臺東南王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卑南族、Puyuma、肚兜、胸布、臺東南王
文物描述:1. 卑南族女子胸兜,以一塊菱形黑棉布為底,下端剪裁略呈圓弧型,上端裁去一角呈平口的樣式。四周以紅、粉紅、紫色棉線施以寬約3公分之幾何圖形十字繡花紋。下襬處縫上一個扇狀口袋,口袋表面施以紅、粉紅、橙、紫、白等5色十字繡花紋,紋樣包括菱形紋、三角形、回形、四瓣及八瓣花葉形、十字形、直條形、井字形等。胸兜上方及左右4尖角各縫有1條黑棉布之繫帶。
2. 本件穿戴方式係上二角綁帶往後相繫於頸後,左、右二角綁帶往後相結。下襬處的口袋可覆蓋在腹部上,並蓋於裙子上方,顯露出彩色十字繡紋。傳統卑南族少女多穿著黑色長袖短上衣,內穿胸兜,下著2條單片式短裙與腰帶,小腿圍上護腳布。現今上身多改著白T恤或白襯衫外加胸兜,下半身則與從前無差異;年長婦女則是先穿胸兜,外加黑色短上衣,節慶時頭戴頭巾或花環,並派以胸飾與手環等飾品。
參考資料:李莎莉,1998。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頁288-289。臺北:南天書局。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3/03/26
已瀏覽清單
藏品(山胡椒)的圖片
藏品(三國志物語第四卷封面(複製) )的圖片
藏品(男子長袖長衣)的圖片
藏品(鹿耳門天后宮史跡研究參考資料組)的圖片
藏品(《暴君焚城錄》電影本事)的圖片
藏品(紀政與鮑爾教練等人於歡迎會聚餐合照)的圖片
藏品(紅螯螳臂蟹)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