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14.0019
尺寸:67.2 x 71.7cm
外文名稱:Carte des Indes et de la Chine: dressée sur plusieurs relations particulieres rectifiées par quelques observations par Guillaume de l'Isle de l'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
歷史分期: 1723-1736(清代-雍正)
推測年份(西元):170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創作者/製造者:Guillaume de L'Isle
製造地:荷蘭阿姆斯特丹
關鍵詞:東亞、東南亞、南亞、中國、臺灣、海圖
文物描述:〈印度與中華地圖〉(Carte des Indes et de la Chine: dressée sur plusieurs relations particulieres rectifiées par quelques observations par Guillaume de l'Isle de l'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法文地圖,引自法國製圖學者Guillaume de L'Isle於1707年出版的《地理學地圖集》(Atlas de geographie)中的一張,1730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商Jean Covens和Corneille Mortier再版印行。
繪製範圍為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為《皇輿全覽圖》測繪之前的地理資訊。地圖內容包含國界、次級邊界(中國、印度、緬甸)、主要城市、長城、河川等資訊,地形為簡易山形示意。只做數條主要道路,為(1)由北京出長城,經過蒙古、貝加爾湖,通往俄國。(2)長城西端通過今新疆、中亞到薩馬爾干(Samarcand)一帶。(3)中國西部經過青海、中亞到印度喀布爾(Caboul)山口至印度。(4)中國西部經拉薩(Lassa)、不丹(Boutan)通往印度的陸路。臺灣島及附近則標示有臺灣港(Tayoa Port)、雞籠廢城(Kilum ruine)、小琉球(Lamai)、蘭嶼(Botrol)、綠島(Samfano)、蘇澳(Baye de St Laurent)等地名資訊。
本件與館藏號2012.045.0384為同樣內容,因後期著色的關係,兩圖顏色大不相同。
編目者:委託編目黃清琦
編目日期: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