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Frederick De Wit〈韃靼、蒙古、日本與中國新圖〉
登錄號:2003.015.0025的圖片(20030150025_P001.tif)(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3.015.0025的圖片(20030150025_P001.tif)(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3.015.0025的圖片(20030150025_P002.tif)(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15.0025

尺寸:57.3 x 46cm
外文名稱:Magnae Tartariae, Magni Mogolis Imperii, Iaponiae et Chinae, nova descriptio
歷史分期:1661-1683(鄭氏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680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創作者/製造者:Frederick De Wit
製造地:荷蘭阿姆斯特丹
關鍵詞:亞洲、中國、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期、普通地理圖
文物描述:〈韃靼、蒙古、日本與中國新圖〉(Magnae Tartariae, Magni Mogolis Imperii, Iaponiae et Chinae, nova descriptio),繪製者為Frederick De Wit,約1680年出版於阿姆斯特丹。
繪製範圍為亞洲大陸主要部,包含北亞、東亞及中亞一帶的「大韃靼地」(Tartariae),即歐俄與中國本部間的一大塊地域。功能分類屬普通地理圖,內容包含主要城市、國界與國名、長城、河川等,地形為簡易山脈示意,並有許多植被描繪。「大韃靼地」範圍涵蓋長城以北及中亞一帶,長城以南為中國本部,無省界,中國和朝鮮海岸線的描繪頗類似衛匡國的《中國新地圖誌》(Novvs Atlas Sinensis)。臺灣島右邊注記為「北港或福爾摩沙島」(Pakan olim I. Formosa),已標繪在北回歸線上。日本北部則是尚未測繪完全的北海道(Yedso)和庫頁島。有經緯線,地圖上方指北。
本圖與館藏號2003.014.0004內容基本相同,為1634年W. Blau所製〈韃靼及部分中國圖〉(Tartaria sive Magni Chami Imperium)修正後加上日本的部分,加以重印。
編目者:委託編目黃清琦
編目日期:2015/03/16
已瀏覽清單
藏品(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第三冊))的圖片
藏品(白木烏臼)的圖片
藏品(女性肖像)的圖片
藏品(臺灣兩面複葉耳蕨)的圖片
藏品(上衣)的圖片
藏品(手繪白梅花紋碗公)的圖片
藏品(軍服長褲)的圖片
藏品(打製石斧)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