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Johannes Covens〈中華帝國新圖〉
登錄號:2003.015.0034的圖片(20030150034_P001.tif)(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3.015.0034的圖片(20030150034_P001.tif)(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3.015.0034的圖片(20030150034_P002.tif)(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15.0034

尺寸:37.1 x 33.3cm
外文名稱:Imperii Sinarum nova descriptio
歷史分期: 1683-1723(清代-康熙)
推測年份(西元):170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創作者/製造者:Johannes Covens
製造地:荷蘭阿姆斯特丹
關鍵詞:中國、臺灣、普通地理圖、政區圖
文物描述:〈中華帝國新圖〉(Imperii Sinarum nova descriptio),拉丁文地圖,繪製者為Johannes Covens,1705年印行於荷蘭阿姆斯特丹。
本圖內容承接衛匡國(Martinio Maritini)的〈中華帝國新圖〉(Imperii Sinarum nova descriptio,直譯「中華帝國新描述」),圖名也相同,但內容精簡省略,省界和海岸線比較粗略。繪製範圍為中國本部各省,包含臺灣、朝鮮、日本西部,以及菲律賓和中南半島各一部份。本圖為普通地理圖,也有政區圖的作用。內容包含簡單地形示意,河流、聚落、長城等資訊。本圖粗略描繪出中國各省份的界線,各省劃分仍是明代的15省(布政使司),仍有南京、湖廣之名稱,遼東與北直隸之間有界線區隔(遼東應屬於山東)。圖面受到明代《廣輿圖》的影響,北方帶狀來繪出戈壁沙漠(Xamo Desertum)。東南的沿海島嶼如舟山島,描繪較為誇大。臺灣本島的名稱,在此圖稱福爾摩沙島,形狀不甚精確。朝鮮(Corea)在圖上已做一個半島,和遼東相連,形狀略成長方形。本圖有經緯線,地圖上方指北。
編目者:委託編目黃清琦
編目日期:2015/03/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一樓結構平面圖及説明)的圖片
藏品(松山層貝塚-蛤)的圖片
藏品(鹿左下臼齒一枚)的圖片
藏品(牛化石)的圖片
藏品(梁配筋 地下室平面、剖面、支撐詳图)的圖片
藏品(送物單)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