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男子無袖長衣
登錄號:20030400006的圖片(20030400006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30400006的圖片(20030400006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400006的圖片(20030400006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400006的圖片(20030400006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400006的圖片(20030400006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400006的圖片(20030400006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400006的圖片(20030400006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為對襟無領無袖長上衣,是將兩片長178公分、寬26-27.4公分之相同形式長形織布對折成前後片,並於背部與左右兩側腋下處縫合而成。織布由後片下襬起織,下襬約7.5公分處進行maulon織法,共有六段,每段兩條以紅色毛線顯示共6公分寬。接下來於經線旁進行寬4公分的夾織圖案及中間2.5公分山形圖纹,連續織作至背面71公分和正面23公分長度為止。長衣正面收尾處有5-6公分白色特殊紋路,可能是織者的記號線或與標本第三件頭尾特殊紋路相同。兩片布料完成後進行背後中央縫合,背後領口先留8-10公分,採用鱔魚骨繡針法不連續縫,黑紅兩色交替運用。兩側袖口各留27公分開口,下襬處留有流蘇4-5.5公分。本件長衣以素白為底,圖案與色彩配置集中在兩側。圖案以菱形及山形紋構圖,每個區塊都填滿色彩,菱形使用6色,山形紋也運用了4色,顏色對比強烈,圖案相當引人注目。本件為台東縣海端鄉織者余榮妹的作品,余榮妹擅長夾織技法,色彩運用自如,自成風格。整件織品在色緯的織造為夾織方法。菱形紋處,將60條經線各取4條為1組,共有15組。山形紋4條為1組,共有9組,36條經線。製作局部線綜提起24組經線,菱形採中央對稱依序放入色緯,山形紋只有一側,一次色緯,一次底紋讓圖案出現,一個單元重複兩次。男子無袖長上衣背部或兩肩以毛線運用鮮豔的色彩,織出複雜的織紋,大致而言做為外出訪客,參加祭儀的盛服;平日居家或耕作時穿著的服飾則以素白或兩側略施有色條紋的常服為主。

館藏編號:20030400006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女廁洗手台部紅磚牆平面詳圖(1)、女廁T0軸紅磚牆立面圖(外面))的圖片
藏品(兩端帶穿玉棒)的圖片
藏品(浮雕裝飾玻璃罐)的圖片
藏品(民國四十五年劉英賢等繳納規費收據)的圖片
藏品(漢氏山葡萄)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旋截圓環粗胚殘件)的圖片
藏品(霸王牌豬味王廣告單與大東化成工業製藥廠出品保畜素廣告海報)的圖片
藏品(明治三十三年六月黃達之執照)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