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德氏水牛下顎骨
登錄號:20030600202的圖片(20030600202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2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30600202的圖片(20030600202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30600202的圖片(20030600202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地學\化石
尺寸描述:長度:220公厘(mm)│ 寬度:330公厘(mm)│厚:45公厘(mm)│ 重量:1470公克(g)
標本說明:德氏水牛,學名Bubalus teilhardi Young, 1932,屬偶蹄目,牛科,水牛屬。本件標本屬於德氏水牛左下顎,呈灰褐色。保存狀況尚完整,具完整之犬齒、前臼齒及大臼齒部分。殘缺前端骨及門齒、後端骨之角、關節、筋等突起部分。表面留有海底生物寄生的遺跡。本件採購入藏化石標本,為漁民採集於澎湖海溝,屬更新世晚期到更新世結束階段遺物,年代距今大約四萬至一萬年前,當時為冰河期,海平面比現在下降約110公尺,臺灣與大陸相連在一起,動物及人類可以用走的往來於兩地之間。一些原本生活在大陸北方的動物以及德氏水牛,紛紛向南遷移,為了避寒及獲得更豐富的食物資源,臺灣海峽就成為了牠們的棲所。當冰河時期結束海水面上升形成臺灣海峽,這裡就成了它們的埋骨處。臺中科博館依據近年來從澎湖海溝撈獲的動物群組合特徵命名為「澎湖海溝動物群」。後來,陳光祖建議改稱為「臺灣陸橋動物群」。

館藏編號:2003060020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3名男女合照)的圖片
藏品(膜翅目(蜂))的圖片
藏品(1954年1月6日涂炳榔寄涂爐、張素雲書信(明信片))的圖片
藏品(「自己的東西自己顧!」標語 )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八年邱從德等二名繳納昭和十七年度臺中州山林會耕地防風林負擔金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愛國獎券第511期)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電視周刊TV WEEKLY》第1235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