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考古類
蒐藏品類別:考古標本
年代:3500-2300B.P.
尺寸描述:長度: 244.0 mm│寬度:84.0 mm│ 柄寬:67.0 mm│ 底寬:84.0 mm│ 厚度:56.5~77.0 mm│ 重量:2348.2公克(g)
標本說明:本件石杵標本,為臺東縣卑南遺址於1980-1988年的搶救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卑南文化,年代距今約3500-2300年之間。石杵分柄部與用部之兩部分,以竹子和藤皮連接,本件是石杵的用部。係千枚岩石材製成長條棒狀,與柄部之間以為由兩端粗細不同的圓柱體構成。較短細的把部,平頂端呈角轉。較粗長的用部一端,其末端弧轉而成錘擊面。用部與把部相連接處,有防止手滑脫之擋部。器身完整,表面平整,器身處有敲擊小凹損。屬於農業族群的用具,用來搗打穀類作物之器物,使外殼剝離,以便取出內部榖物,或搗製其他食物,以器端為槌擊面,常配合著臼所使用的搗打器,
館藏編號:2003100019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