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新生報社出版《臺灣新生報》1947年(民國36年)1月13日5至8版
登錄號:2004.003.0587的圖片(20040030587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0587的圖片(20040030587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03.0587的圖片(20040030587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0587

尺寸:82.2 x 55.2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報紙,二戰後以降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新生報社
關鍵詞: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興南新聞社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報紙,以黑色字體印刷,本物件為1947年(民國36年)1月13日發行之《臺灣新生報》第446號,此物件為單張雙面,共四版,內容計有〈憲法為國家根本大法,國民均應信仰與維護 總部紀念週方學李對官兵稱〉、〈新竹地方法院慶祝司法節,臺南司法保護分會成立〉、〈臺北縣治遷建,海山各界定期慶祝〉、〈臺東訂期召開中小校長會議,國校專科親導會開始工作〉、〈徐世大章錫綬等視察水利興築港〉、〈大甲區興修道路,經費預定百八十餘萬〉、〈臺北市財政局去年度稅收情形〉、〈臺中市營自來水將改進原有設備,水費近將調整酌予提高〉、〈再論解決土地問題〉(金惠)、〈臺南市職業介紹所招待記者報告工作〉、〈臺東鎮決組織糧食調解委會,擬請先予停發輸出證明書〉、〈臺東修築工程正從事進行〉、〈經濟動態管窺〉、〈霧〉(乙虹)、〈法國的水銀雜誌〉、〈仙公廟遊記〉、〈今天星期幾?〉、〈國防部第六廳招考電訊技術人員廣告〉、〈日產處理委員會臺北縣分會日人動產招標公告〉、〈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高雄港務局工程招標公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工程招標公告〉、〈財政部臺灣鹽務管理局臺南鹽業公司通告〉、〈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公告〉、〈臺灣省警察訓練所招生公告〉、〈臺灣銀行總行政招考銀行會計人員公告〉、〈臺灣省專賣局酒業有限公司〉、〈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分局公告〉、〈臺灣省臺南縣政府公告〉等。
  《臺灣新生報》創刊於1945年10月,是戰後初期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所經營的官方報刊,其前身為1944年,臺灣總督府整併島內六間報社所發行的《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最初由李萬居主導,雖屬官營報紙,但仍忠實反應民意,在二二八事件前夕,官民衝突漸深之際,新生報屢次發表告誡官方約束權力之言論。二二八事件之後,李萬居職權遭架空,辦報人員亦多被肅清,《臺灣新生報》成為更加偏向政府的報紙。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接收臺灣之始,即派出「中央宣傳部」整頓臺灣報業,撤廢日治時期管控報紙的許可制度,改為登記申請制,管制的解除使得戰後初期的辦報風氣大盛。後由於民間報刊對於接收後的行政長官公署多有批判,於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開始嚴格控管報紙,在戒嚴開始後更以資源節約、端正文化等理由施行「報禁」。(王天濱,2002。154-170)
參考資料: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許旭輝,2007。戰後初期臺灣報業之發展─以《臺灣新生報》為例(1945-1949)。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大正六年十月 台帳 稇源支店)的圖片
藏品(臺灣高座會編輯委員會編著《難忘高座情》)的圖片
藏品(《勞動者》第18期)的圖片
藏品(挖礦壓頭尖端鑽頭)的圖片
藏品(耳葉蘚屬)的圖片
藏品(「馬英九鞋惡」文件 )的圖片
藏品(三彩馬)的圖片
藏品(石刀)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