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185
尺寸:11.9 x 11.9 x 5.9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55~1960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青釉、陶瓷、飯碗
文物描述:1.青釉瓷碗,敞口,圓唇,圓腹下收接矮圈足。碗內壁施白釉,素面無紋;外壁施青釉,可見因塗釉不均勻形成的紋路,色澤清新淡雅,明澈晶瑩;圈足刮釉露胎,內底無落款。
2.青釉大多為礦物釉,能形成獨特的青綠色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青綠釉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代就有原始青綠釉瓷,只是胎料中雜質較多,釉色還不夠穩定,東漢時期青瓷燒造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不過最有名的還當屬南宋時的浙江龍泉青瓷,其「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被視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
參考資料:1.青瓷 (青色釉瓷器),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7%93%B7/4867(瀏覽日期:2020/07/07)。
2.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臺灣文獻,61(2):111-152。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