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金黃閃光釉花卉囍字紋碗
登錄號:2004.003.1254的圖片(20040031254_A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1254的圖片(20040031254_A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3.1254的圖片(20040031254_A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3.1254的圖片(20040031254_A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254

尺寸:12.1 x 12 x 5.4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70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其益」商號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轉印裝飾、手繪、吉祥紋、閃光釉、飯碗
文物描述:1.金黃閃光釉花卉囍字紋碗,以模具成形,施白釉高溫燒製後,再以金黃閃光釉與紅綠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敞口,弧壁下收,圓腹,底有圈足,全器除圈足底外滿釉,外底心部分露胎,胎色米白,碗外壁開片,表面帶有明顯氣孔和褐色雜質斑點。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外壁口緣與近底處裝飾二圈寬邊金黃色閃光釉,上圈紋部分釉料磨損消失,腹部二側採銅版轉印貼繪技法裝飾二朵形似玫瑰的紅花,與二囍字紋交錯排列,花葉部分以綠色釉彩手繪填色裝飾,囍字稍不完整。外底心印有紅色正方形圈紋飾邊落款,內部字樣難以辨識,與前後物件2004.003.1253和2004.003.1255對照,應同為「其益出品」四字。
2.金黃色閃光釉(Luster)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燒製溫度約750℃,施在白色釉藥上,因色料中的金屬氧化物沈澱,使釉面產生金屬光澤。閃光釉發源於中東回教國家,傳入歐洲後成為廣受歡迎的裝飾技法,之後再經由日本傳到臺灣,約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流行於臺灣北部窯廠,搭配吉祥字樣曾廣受宴會場合歡迎,但由於容易褪色,後來便不多見了。
參考資料:數位典藏環物影像-大湯碗,智能新北-數位陶瓷博物館,https://digital.ceramics.ntpc.gov.tw/digital/zh/Searcher/3_6730.htm(瀏覽日期:2020/07/08)。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牛化石)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