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印花花葉紋碗
登錄號:2004.003.1236的圖片(20040031236_A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1236的圖片(20040031236_A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236的圖片(20040031236_A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236的圖片(20040031236_A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236的圖片(20040031236_A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236

尺寸:11.7 x 11.6 x 5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70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青花粉紅彩、飯碗、鶯歌窯
文物描述:1.彩繪印花花葉紋碗,以模製成形,敞口,弧壁下收,圓弧腹,底有圈足。全器施白釉,圈足底露胎,胎色米白,圈足有一塊方形缺損。口沿以青色鈷料塗滿,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外壁下方裝飾一圈青花弦紋,腹部一側採用印花與手繪二種技法,整齊劃一的綠色針葉紋採印花技法,其間點綴手繪粉紅圓點,下方勾一筆褐色橫槓作為枝幹。碗內外壁開片,二道褐色裂紋自口沿向下延伸至腹部中央。
2.印花技法的運用是為了增加工作效率,方法是將圖案先刻在橡皮圖章上,以圖章沾染釉料印在器皿上。粉紅彩紋飾經常出現在鶯歌碗盤中,這種釉彩的應用在日治時期已開始流行,戰後仍沿用許久。粉紅彩傳入臺灣後,臺灣北部窯廠紛紛開始模仿,由於鶯歌窯的發展在北投窯之後,當時許多北投窯的工人遷居到鶯歌,同時將紋飾帶去,因此推測粉紅釉彩的流行也是從北投傳到鶯歌。
參考資料:1.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昭和十二年陳添進與郭溪能土地賃貸借契約書)的圖片
藏品(陶環)的圖片
藏品(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伍萬元優待售糧儲蓄存單)的圖片
藏品(日本和歌山製造臺灣棕櫚林)的圖片
藏品(1960年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感謝林龔添根擔任茄萣鄉婦聯支會主任委員獎狀)的圖片
藏品(石刀)的圖片
藏品(打製石斧)的圖片
藏品(搗杵食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