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綠釉花卉紋花口碗
登錄號:2004.003.1338的圖片(20040031338_A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1338的圖片(20040031338_A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338的圖片(20040031338_A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338的圖片(20040031338_A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338的圖片(20040031338_A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338

尺寸:21 x 20.8 x 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5~1955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北投
關鍵詞:花口碗、篦劃紋
文物描述:1.本件是綠釉花卉紋花口碗,是常民日用食器,即是俗稱的大碗公。敞口,口沿壓印斜向篦劃紋作花邊,圓腹,弧壁至底部漸收,圈足寬矮。通體施釉,圈足刮釉露胎,碗外壁施白釉,內壁則以綠釉為底。施釉不平均,導致碗底部積釉,上半部則僅有薄薄一層釉料覆蓋。全器佈滿冰裂紋。主要紋飾在碗內壁,以墨綠釉繪幾道細長線條作葉片,褐釉繪枝幹,粉紅色釉繪花朵,為簡單的花卉紋,手繪線條流暢婉轉,頗為雅緻。紋飾位置偏向口沿處,於碗內留下大片空白,是北投窯彩繪花卉紋時構圖的特色。
2.北投窯的裝飾方式大部分以手工繪彩為主,是北投地區的特色之一,在日治時代就已經有釉上及釉下彩兩種。色彩上,初期以單色釉為主,以青花與鐵繪為大宗,戰後增加了青花粉紅彩、青花綠彩,或黃、淺紫色等不同變化。裝飾圖案則常見梅、蘭、竹、菊四君子等花草紋樣,整體風格顯得較為樸實。戰後初期花卉紋仍為最普遍的裝飾紋樣之一,描繪筆法大多率性、隨意,較為抽象簡化。
參考資料:陳新上,2011。臺灣百年.陶瓷.北投燒:臺灣現代陶瓷的故事。新北:博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69年救國團指導教授聘書(民國69年6月20日))的圖片
藏品(蕩婦心)的圖片
藏品(張紹勳持有道路品評會審查結果功勞顯著獎狀)的圖片
藏品(彩色毛線編織短圈)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蔡氏澤蟹)的圖片
藏品(大稻埕江隆成木器行喪葬相簿-0111)的圖片
藏品(石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