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藍地粉紅釉花卉紋碗
登錄號:2004.003.1483的圖片(20040031483_A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1483的圖片(20040031483_A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3.1483的圖片(20040031483_A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3.1483的圖片(20040031483_A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483

尺寸:18.3 x 18.1 x 6.4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5~1955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北投
關鍵詞:箟紋、花卉紋、粉紅釉
文物描述:1.這件藍地粉紅釉花卉紋碗,器形呈敞口外侈,口沿壓印斜向篦劃紋作花邊、塗青花釉彩裝飾,圓腹,弧壁至底部漸收,寬圈足。通體施釉,施釉不均,外壁有積釉及流釉痕跡。以淺藍色釉為地,外壁素面無紋,碗內繪花卉紋,使用粉紅色釉繪出花朵,以墨綠釉點畫出葉片,並繪幾道細長線條作為點綴,運筆隨意灑脫。
2.經歷日本人的經營及生產技術引進,戰後初期,北投地區仍為臺灣最重要的陶瓷生產中心。日治時期成立的「北投窯業株式會社」被政府接收,改組為臺灣工礦公司轄下的「北投陶瓷耐火器材廠」。窯廠積極開發新產品,如馬賽克瓷磚、瓷磚畫、衛生陶瓷、藝術陶瓷等等。在日用器皿上,除了白瓷之外,也生產青瓷,胎釉皆更加細緻。而受市場歡迎的粉紅色釉也開始具深淺變化,並被廣為運用在描繪紋飾上。
參考資料:1.陳新上,2011。臺灣百年.陶瓷.北投燒:臺灣現代陶瓷的故事。新北:博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台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季刊, 61(2):111-152。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中國謎苑雜誌366期)的圖片
藏品(闊船蛸)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紅面武生))的圖片
藏品(張星賢之四子與堂舅於埔里廟宇合照)的圖片
藏品(雄鷲獎章)的圖片
藏品(淡清雅波灰蝶)的圖片
藏品(杜潘芳格(獨照))的圖片
藏品(中共中央辦公廳江西省革命委員會辦公室翻印《國民黨反共分子、托派、叛徒、特務、修正主義份子陳柏達的反革命歷史罪證》)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