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509
尺寸:12.1 x 12.1 x 6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65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壓模印花、花卉紋、飯碗、水青碗、鶯歌窯
文物描述:1.淡藍釉松竹梅紋碗,以模製成形,敞口,弧壁下收,底有圈足。碗內壁素面無紋,外碗壁上下各壓模一道蓆紋飾邊,中央等距離壓模三個花邊開光,內刻「松竹梅」三字陽紋,字與字之間壓印松、竹、梅花卉紋樣與文字搭配,碗底心壓印同心圓面與細弦紋,增添造型變化。碗內壁施白釉,口沿一道流釉至碗心,另有一道褐色短直紋,碗壁一側釉面開片,碗心些許剝釉露胎。碗外壁與碗底心施淡藍釉,近似天青色,釉面開片,口沿施塗一圈青色釉,圈足底露胎,帶有許多小裂紋,圈足上方與腹部亦有幾道長條狀露胎,胎色灰褐。碗外壁的釉色隨著壓模紋飾深淺變化,凹陷的地方積釉顏色較深,凸起的地方釉色較淡,深淺交錯,富有漸層之美。
2.碗的形制有分較大、臺灣民間俗稱「碗公」的湯碗和形制較小的飯碗。本物件屬於形制較小的飯碗,其釉色和淺浮雕裝飾技法,可歸類為「淡青碗」的一種。淡青碗最早可能是由臺灣鶯歌任職於泉興窯的周安華所開發,最早的釉色是淡綠色,後來又開發出淡藍色、淡褐色等其他顏色。此件淡清碗的釉色為水藍色,又被稱作「水清碗」。
參考資料:1.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3.數位典藏環物影像-金魚紋淡青碗,智能新北-數位陶瓷博物館,https://digital.ceramics.ntpc.gov.tw/digital/zh/Searcher/3_11232.htm(瀏覽日期:2020/08/07)。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