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淺藍釉花鳥扇壓紋碗
登錄號:2004.003.1519的圖片(20040031519_A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1519的圖片(20040031519_A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3.1519的圖片(20040031519_A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3.1519的圖片(20040031519_A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519

尺寸:11.9 x 12 x 6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50~1965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鶯歌、暗花、水青碗
文物描述:1.本件為淺藍釉花鳥扇壓紋碗,器形為撇口,深圓腹,圈足。施淺藍釉,口沿為深藍漸層,碗內面底部有一明顯顆粒,有開片現象,以碗外壁較為明顯,圈足有缺角。外壁的圖形以壓模的方式製作,靠近口沿有一圈竹篾紋,靠近圈足處有一圈回紋,器腹中央印有展翅的鳥、帶葉的花朵、竹葉片、展開的扇子等圖案。
2.鶯歌陶業始於清嘉慶九年,早期的產品主要是厚重的缽、罐、壺、缸、甕 等廚房日用粗陶器、磚、瓦建築相關器物,以及花盆等,碗盤並不在生產之列。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的陶瓷器不易取得,加上當時有北投的工人轉往鶯歌發展,因而促使鶯歌的製碗業興盛起來。1930–1960年代,鶯歌為臺灣燒製碗盤的主要地區,鶯歌生產的碗盤早期大多為麵食攤及農村所用的器皿,極為厚重粗糙,1950年以後品質逐漸提升。
參考資料:1.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頁:8-57。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糜嶺岩)的圖片
藏品(蒼耳)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喬松圖)的圖片
藏品(中華括樓)的圖片
藏品(杜潘芳格日記第十之二卷)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