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6.0244
尺寸:19.5 x 2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廣告與商標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活動、宣傳、簡介、節目表、國劇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民聲之夜節目表,節目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包括臺灣省文化工作大隊等表演,右側為報社想對讀者說的話語。
2.平劇約於清光緒年間形成於北京,民國十七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平劇。京劇的表演為綜合藝術,包括:唱、念、做、打,四種門類。呈現方式是從生活出發,以生活為根據,進行高度的概括,將生活中的形態、語言、動作加以提煉、誇張、美化、裝飾,形成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段,再用來反映生活,為京劇的美學特點。
3.民聲日報,1946年元旦在臺中創刊,創辦人為徐成及其胞弟徐堅,初期以週刊的型態發行,1947年再擴大發行為日報。其在臺灣棒球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舉辦超過20年的民聲盃棒球賽之外,於1968年派人到日本邀請讀賣巨人隊到臺中集訓,更請臺東紅葉少棒隊到臺中比賽,並舉辦大規模的少棒賽,對於後來的臺中金龍少棒隊的組成及奪冠有間接影響。1980年代停刊而遭轉賣。1985年,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今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指示臺灣日報購入民聲日報,民聲日報即走入歷史。1986年,由民聲日報改名的大眾報創刊,但隔年停刊。
參考資料:1.京劇的起源與發展,國立傳統藝術中心,https://www.ncfta.gov.tw/content_175.html(瀏覽日期:2019/10/19)。
2.民聲日報,維基百科,2019/12/13。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E
編目日期: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