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1930年臺灣總督府製國勢調查紀念章
登錄號:2004.006.0285的圖片(20040060285_P001.tif),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6.0285的圖片(20040060285_P001.tif),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6.0285的圖片(20040060285_P002.tif),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6.0285的圖片(20040060285_I001.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6.0285的圖片(20040060285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6.0285

尺寸:2.8 x 4.9 x 0.3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器物類,政治社教,徽章獎狀獎牌
關鍵詞:人口普查、後藤新平、國勢調查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身份證明章,為一枚圓形徽章,正面鑄有富士山圖像與「昭和五年國勢調查」字樣,背面則有「臺灣總督府」字樣。
  此件所提及的「國勢調查」為日本於1920年開始舉行的全國人口普查,並以「國勢調查」一詞沿用至今。日本原先準備於1905年準備進行首次人口普查,但日本本土的中央政府並不積極,且日俄戰爭爆發,因此僅有臺灣總督府對臺灣進行人口普查。直到1920年日本才舉行第一次對領有國土的全面調查,其中包含日本本土、朝鮮(韓國)、臺灣,從此之後便每隔五年進行一次國勢調查,且分為每十年(1920、1930、1940等)的大規模調查,以及每十年(1925、1935、1945等)的簡易調查。
  日治時期的臺灣人口普查始於1905年10月1 日的「臨時臺灣戶口調查」,之後直至1915年才又舉行人口普查,另外針對原住民的人口普查則至1925年才正式開始。而1920年的首次調查中,其調查內容大多與日本本土相同,但多出數項臺灣專有的調查項目,如:「種族」、「臺灣語言的能力」、「日語能力」、「日語假名讀寫能力」、「鴉片」、「纏足」等。(富田哲。2012。4-5)
參考資料:王學新,2014。臺灣總督府檔案主題選編(9)戶政系列1-日據時期戶口調查史料選編,165-197,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富田哲,2012。日治時期的國勢調查,臺灣學通訊,69,4-5。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貝環)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火車)的圖片
藏品(大學生活7卷10期106期)的圖片
藏品(深坑橋樂捐芳名碑拓本)的圖片
藏品(鹿角)的圖片
藏品(鵝兒腸)的圖片
藏品(大門右側)的圖片
藏品(斑鳳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