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藍邊白底素面搪瓷小圓盤
登錄號:2004.008.0162的圖片(20040080162_I001.jpg),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8.0162的圖片(20040080162_I001.jpg),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08.0162的圖片(20040080162_I002.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08.0162的圖片(20040080162_I003.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08.0162的圖片(20040080162_I004.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4.008.0162的圖片(20040080162_I005.jpg),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8.0162

尺寸:18.1 x 18.1 x 2.2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50~1980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琺瑯、鐵盤
文物描述:1.藍邊白底素面搪瓷小圓盤,圓形、平底淺盤,盤面中央作圓弧形下凹,盤緣向外平折,盤沿略向上凹起後往外向下內捲作圓弧邊,直徑18.1公分,高約2.2公分,為形制較小的圓盤。以鐵金屬為胎,表面塗有白色瓷釉,盤面與盤底皆素面無紋,口沿塗一圈深藍色釉,但多已氧化呈鐵鏽色。背面口沿凹折處和盤底有些許小塊瓷釉剝落,露出鐵金屬表面,已氧化呈鐵鏽色,另外,口沿、盤緣凹折處與盤底皆有一圈褐色鐵鏽或汙漬痕跡殘留。盤底印有一圓形落款,可惜無法辨識其文字。
2.搪瓷是指將玻璃或陶瓷質粉末熔合後塗在金屬製品的表面上,有防止氧化及裝飾的作用。搪瓷製品具有硬度高、耐酸鹼、易清洗的優點,在1960至1970年代曾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器具,後來因塑膠、鋁製品、不鏽鋼等價格低廉耐用的產品推出,搪瓷用品才逐漸被取代。
參考資料:漱口杯,臺灣民俗文物辭典,
http://dict.th.gov.tw/term/view/429?search=&page=43(瀏覽日期:2020/08/07)。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地樑配筋、TB1~TB12)的圖片
藏品(大蕈蟲)的圖片
藏品(潮州杜鵑)的圖片
藏品(蘭嶼胡桐)的圖片
藏品(川蜷)的圖片
藏品(明治三十五年陳光昌立荒地免租契)的圖片
藏品(《7小福》電影海報)的圖片
藏品(紫陽縣銀錠)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