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新聞時代》週刊總號第213號
登錄號:2004.009.0034的圖片(20040090034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9.0034的圖片(20040090034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09.0034的圖片(20040090034_I002.jpg)(),第2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09.0034

尺寸:19 x 26.1 x 0.7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自由時代雜誌社
關鍵詞:黨外、黨外雜誌、鄭南榕
文物描述:  此為自由時代雜誌社1988年2月27日出版的《新聞時代》週刊總號第213號,內容計有〈論李登輝的記者會-總統應該是人民選的,不是上帝派的〉(鄭南榕)、〈李登輝公然說謊,外匯存底不安全-春節一過,李登輝就「變節」了〉(鄭緯)、〈蔣經國「打虎」,李登輝「養虎」-李登輝袒護俞國華,拒絕公開外匯真相的後遺症〉( 葉向芝)、〈李煥老謀深算,李登輝三面受困-宋美齡不肯走、俞國華不下台、郝柏村伺機大舉〉(鄭經)、〈郝柏村「霸王硬上弓」,企圖攻佔佔六席中常委〉(江楓)、〈美國CIA間諜竊走國民黨的核彈計畫?--《中山科學院航發所副所長張憲義神秘失蹤》〉(李日昇)、〈美國能「中山」也能-中山科學院面面觀〉(莫笑天)、〈李登輝緊張、記者更緊張-李登輝記者會的「處女秀」〉、〈李登輝的二二八情結〉、〈外籍記者看記者會〉(楊百淵)、〈真正的愛是同擔苦難-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聲明〉( 二二八和平促進會)、〈民進黨逢場做戲 國民黨需應故事-立法院第八十一會期開議〉(郭大成)、〈李登輝走不出老法統的陰影-老國代垂死掙扎、國民黨極力安撫〉(林正義)等。
  此物件為鄭南榕所創辦的《自由時代》系列雜誌之一。由於意識到出版審查之嚴峻,鄭南榕在刊物創辦之初便註冊了為數眾多的「時代」系列標題,以免後續因遭查禁而無法準時出刊,另《自由時代》為保護相關供稿者,鄭南榕主動承擔《自由時代》一切文責,且不在雜誌目錄頁著錄個別作者姓名。《自由時代》標榜著「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致力於追蹤黨國內幕、打破禁忌話題,也籌劃街頭社會運動――如「五一九綠色行動」。《自由時代》訴求黨外組黨,在民主進步黨成立後則主張群眾路線,對於較保守的公職路線則加以批判。
  「黨外」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而「黨外」政治勢力,主要的宣傳方式為「黨外雜誌」,「黨外雜誌」最早如1950年代的《自由中國》、1970年代的《大學》、《臺灣政論》,後在1980年代「黨外雜誌」發展蓬勃,代表刊物為《八十年代》與《美麗島》,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黨外雜誌」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蕭淑玲,2006,153-155)。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11/05)。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