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黃金田繪《考炮城》
登錄號:2004.019.0067的圖片(20040190067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19.0067

尺寸:91.6 x 91.7 x 1.9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9~2004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創作者/製造者:黃金田
製造地:南投
關鍵詞:民俗畫、黃金田、元宵節、攻炮城
文物描述: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考炮城》,描繪元宵節晚上,大家攻打炮城丟炮的情景。畫作題跋為「考炮城,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元宵節的夜晚,除了可以從事提燈籠、賞花燈、猜燈謎等靜態活動之外,有些地方可是有更刺激的習俗活動。例如鹽水的蜂炮、臺東的炸寒單爺等等,活動現場可說是萬炮齊發,參與的人們冒著被炸得滿頭包的風險,還是不顧一切,前仆後繼的迎向炮海。
同樣是放鞭炮,有的則沒有像蜂炮般盛大,但也不失參與的樂趣感,「考炮城」便是代表性活動之一。所謂的「考炮城」,相傳是早期客家先民防禦敵人入侵的警示系統,後來警戒的意味不再,反倒轉變成「丟炮驅邪」的年節娛樂活動。首先用紙糊成球狀的「炮城」,裡面放一些火藥,現代社會則是放進大龍炮、鞭炮之類的七彩煙火,然後吊在二、三丈長的竹竿上面。參加考炮城的人們手執鞭炮,依序點燃並丟向炮城,看誰能丟進炮城並引爆裡面的火藥。這種類似投籃擲準的活動,看似簡單,實際上卻不容易;若能順利引爆炮城者,除了現場民眾的喝采外,還可以得到一些獎品;甚至還有安排樂隊送你回家,代表今年會有好運氣。至今這項活動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為苗栗後龍的慈雲宮。
參考資料: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41-43。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3/08/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吳信政編繪〈墾丁國家公園〉等地圖膠片一批)的圖片
藏品(琦君夫婦與友人王臨冬夫婦合照(琦君與友人王臨冬等人合照)13)的圖片
藏品(三寸金蓮皮鞋-1)的圖片
藏品(矛鏃形器)的圖片
藏品(張星賢於台中縣政府歡迎本縣選手參加第七屆全運大會凱旋紀念合照)的圖片
藏品(無題名:衍渠閤家學教義並宣經術遠承......)的圖片
藏品(浪花藻)的圖片
藏品(海莉)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