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黃金田繪《牽豬哥配種》
登錄號:2004.019.0097的圖片(20040190097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19.0097

尺寸:91.7 x 91.6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9~2004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創作者/製造者:黃金田
製造地:南投
關鍵詞:民俗畫、黃金田、牽豬哥、養豬、配種
文物描述: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牽豬哥配種》,畫作題跋為「牽豬哥配種,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養豬,是早期許多家庭都曾有過的經驗。不過豬隻若要能傳宗接代,這時候就得靠「牽豬哥」的人來料理豬隻們「人生大事」!
通常牽豬哥的人,都擁有身強體壯、精力充沛的豬公,他的工作便是牽著豬公、到處遊走,看有沒有需有配種的人家。所以在燈謎之中有如此一段傳神的描述「身穿黑袈裟,上山下嶺去找妻,找到妻,回了家,我得紅包,頭家得子弟」,指的便是「牽豬哥」。當找到發情期的母豬時,必須找兩人用竹子架住母豬,接著再由牽豬哥的人在旁撩撥,讓豬公和母豬能順利交配成功。完成之後,牽豬哥的人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冷水潑向母豬,此舉是要讓子宮收縮,增加受孕機會。住時牽豬哥的人口中還會唸著:「給你潑水,生十二隻水水」之類的吉祥話,希望能一舉得「豬」。
不過現代社會中已經很少見到牽豬哥的人,養主多利用買來的的豬公精液便可人工受孕,達到傳後的目標。不過,有些品種優良的豬公,靠著外售牠的精液,幫飼主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喔!
參考資料: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224-225。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3/09/25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門窗剖面大樣圖)的圖片
藏品(張星賢之母陳葉與親友於福州合照)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野柳地形)的圖片
藏品(桑天牛)的圖片
藏品(心象(一)、(二))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