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黃金田繪《四個月收涎》
登錄號:2004.019.0005的圖片(20040190005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19.0005的圖片(20040190005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登錄號:2004.019.0005

尺寸:91.7 x 91.7 x 0.5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9~2004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類別二:器物類,宗教禮俗,生命禮俗
創作者/製造者:黃金田
製造地:南投
關鍵詞:民俗畫、黃金田、育兒、四月日、收涎
文物描述: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四個月收涎》,描寫臺灣農村社會中嬰兒滿4個月時,為小孩「做四月日」的習俗,畫作上題跋為「四個月收涎」,並有畫家「黃金田畫」之落款字樣。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臺灣的習俗為慶祝嬰兒滿4個月時,會舉行「做四月日」的儀式,希望小孩長命百歲。這一天要準備紅桃、紅龜、三牲等供品祭拜祖先和神明,娘家也會送一份和「滿月」一樣的「頭尾」和「四月日圓仔」(湯圓)。同時於祭拜後舉行「收涎」禮,祈求嬰兒不流口水,身體健康。因此以紅線串起12片、24片或48片酥餅,掛在嬰兒的脖子上,再請幾個親朋好友的長輩,從脖子上拿下1片酥餅,在嬰兒嘴邊擦抹一下,並說幾句吉祥話,例如「收涎收乾乾,趕緊叫阿爸」、「收涎收離離,明年招小弟」,儀式即圓滿完成。
參考資料:1.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60-61。臺北:遠足文化。
2.江韶瑩等,2009。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頁:585-586。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3/04/1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兩人紅衣男子在海邊表演)的圖片
藏品(光緒15年臺灣布政使司給蔡新丈單)的圖片
藏品(〈心廣神怡〉:女子躺於池上的樹幹)的圖片
藏品(〈何日君再來 史艷文再世〉:彩繪屋簷下牆角,高馬尾女子倚靠)的圖片
藏品(〈窗外幽影〉:窗外行走女子)的圖片
藏品(黃金田繪《背嬰仔出大廳》)的圖片
藏品(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致葉石濤公函(1991-04-01))的圖片
藏品(李雙澤幻燈片-台灣13)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