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04.021.1156
尺寸:19 x 26.1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自由時代雜誌社
關鍵詞:鄭南榕、自由時代、黨外、黨外雜誌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肖像畫為封面,並以白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4年3月發行之《自由時代》週刊第三期,封面內容計有〈蔡家兄弟搶銀行〉等。目錄計有(一)封面專題-國泰蔡家兄弟搶銀行、(1)李師科該死˙蔡辰男爽死(鄭史公)、(2)國泰集團的銀行夢(陳天霸)、(3)蔡辰洋搶灘臺南企銀(瀟湘)、(4)臺南中小企銀的「封建」祖譜、(二)熱門新聞、(1)中正機場的劫機之謎(陳敏)、(三)地方報導、(1)八仙過海直搗毛連塭(牧野)、(2)高縣派系介入垃圾戰爭(柯百廣)、(3)劉裕猷又穿梆(陳敏)、(4)戰鼓頻催話風城(仲鳴)、(5)張賢東撒嬌省政府(陳敏)、(四)公共政策、(1)尖端科技大竊案(弄臣)、(2)臺大代聯會支持學生申訴制度(曾心儀)、(3)人情大包袱(黃小璜)、(4)金鐘獎肥了電視瘦了廣播(方外)、(5)華航開闢環球航線(余爭)、(五)黨外動態、(六)生根總辭餘音繞樑(本社)、(七)獨裁者列傳-墨索里尼(小民)、(八)國民黨洋相集――孟絕子日記、(九)臺灣政治人物追踪――王玉雲能東山再起嗎?(魏森)、(十)國會報導、(1)總統選舉妙事多選(陳世凡)、(十一)黨外副刊、(1)一帖冰冷的清涼劑(陳錫福)、(2)「大冤獄」控訴大冤獄(電影介紹)(黃心義)、(十二)鄧維楨政治問答、(十三)編輯室報告 等。
此物件為《自由時代》系列雜誌之一,《自由時代》是黨外政論雜誌之一,於1984年3月12日由鄭南榕所創辦,並且標榜「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雜誌內容致力於追蹤黨國內幕、打破禁忌話題、評議時政,同時也籌劃街頭社會運動,如:「五一九綠色行動」,其中鄭南榕為保護幫《自由時代》雜誌撰寫文章的作者,於是在目錄標示鄭南榕承擔一切文章的責任,且不在雜誌目錄頁寫上作者姓名。最終在1989年11月11日,鄭南榕自焚身亡7個月後,《自由時代》停刊。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自由時代》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煒翰,〈從《自由時代》系列雜誌看1986年的黨外運動〉,《臺灣史學雜誌》,第6期(2009年6月),頁151~172。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