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266
尺寸:19.2 x 26.4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79~1979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八十年代出版社
關鍵詞: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江春男
文物描述: 此為紙質雜誌,以交疊的臺灣地圖與帆船剪影為封面,為1979年12月發行之《八十年代》第7期。本期主題為「回顧與前瞻――臺灣發展的歷史軌跡」,封面內容計有〈七十年代的困境與八十年代的抉擇〉、〈朴正熙遇刺專輯〉、〈用事實對抗和談統戰〉、〈現代國家的特務制度〉、〈透視當前臺灣勞工問題〉、〈袁世凱如何摧殘在野黨〉。目錄計有(一)社論:撥開改革的煙霧、(二)編輯室筆記、(三)讀者投書(田朝明等)、(四)本期主題:回顧與前瞻,臺灣發展的歷史、(1)美麗之島(張旭成著/胡倚風譯)、(2)從失望中奮起(孟古瑞著/張尋劍譯)、(3)臺灣的前途(高立夫著/李瑞斌譯)、(4)正常化政策的執行(李浩著/林南窗譯)、(5)危險與挑戰-七十年代的困境與八十年代的抉擇(孫慶餘)、(五)台北耳語:朴正熙遇刺專輯、(1)歷史是可以信賴的(徐復觀)、(2)朴正熙之死與特務政治(楊公)、(3)訪韓隨筆(康寧祥)、(4)朴政權與韓國自由化運動(蕭國勇譯)、(六)專欄論述、(1)我的證言-「新女性主義」背後的政治迫害(呂秀蓮)、(2)現代國家與秘密情報體的病理(小林直樹著/魯一凱譯)、(3)透視當前臺灣勞工問題(李台榮)、(4)中小企業問題面面觀(林念彰)、(5)漫談國營事業的人事問題(楊青矗)、(6)大學應為學生設立訴怨程序和請求程序(劉福增)、(七)海外通訊、(1)用事實對抗和談統戰(錢崇梁)、(八)世界之窓、(1)政變與反政變(陳連台譯)、(九)中共問題、(1)魏京生事件與中共民主運動的前途(座談)、(十)黨外動態、(十一)歷史˙人物、(1)媳婦的眼淚-袁世凱如何摧殘在野黨(李景梧)、(2)苦旦歌仔的滄桑(楊祖珺)、(十二)短評短論、(1)誰是工會的主人?(甘梁生)、(2)智慧問答錄(劉樹)、(3)神秘的圍牆(杞人)、(十三)有獎徵答(本社)、(十四)本期漫畫(CoCo、訶德陳、旁觀者)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