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212
尺寸:19.1 x 26.1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自由時代雜誌社
關鍵詞:鄭南榕、自由時代、黨外、黨外雜誌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照片為封面,並以白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7年4月發行之《自由時代》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166期),封面內容計有〈派系小消長,路線大轉變――329民進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記實〉、〈「我們要走比民進黨更堅強的路線」――越洋專訪「臺獨聯盟」副主席許世楷〉、〈前進總統府――民進黨決議推動「四一九」行動〉、〈半個軍政府的總預算〉等。目錄計有(一)封面故事、(1)派系小消長,路線大轉變――三二九民進黨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記實、(2)四一九抗議行動,你要不要參加、(3)總統府進入「備戰狀態」、(4)「一英里阻隔法」?豈有此「法」?、(5)專訪「海外組織」全權代表張邦良、(二)自由觀點、(1)抵抗政治棍棒,恢復人民主權、(三)特別報導、(1)「我們要走比民進黨更堅強的路線!」――越洋專訪「臺獨聯盟」副主席許世楷、(1.1)許世楷其人其事、(四)焦點新聞、(1)半個軍政府的總預算-揭開國防預算的「黑盒子」、(2)立法院的數字戰爭、(五)臺灣現象、(1)蔣經國「微恙」?、(2)讓媽媽的話成為國語――語言成了國民黨的統治工具、(3)香港客胡亂闖,蔡辰男漲停板、(4)省議會的拆夥風波、(5)臺大學生請願事件追踪報導、(6)反核運動第一步、(六)議會遊戲、(1)國安法暫緩審查?、(2)這,豈是中鋼製議事槌了得?――倪文亞內外交逼、(3)宣以文是什麼僑選立委?、(七)台北風聲、(1)蔣緯國是蔣經國的「智庫」?、(2)扼殺民進黨的兩把利刃、(3)郝柏村當心遭忌、(4)蘇南成的如意萬盤不能如意、(八)民進黨之頁、(1)議場杯葛,街頭抗議――記新興國中「反對國安法」說明會、(2)民進黨國大黨團首次出擊、(九)返鄉探親專欄、(1)我們也是人,我們也想家――退伍老兵談「返鄉」、(2)回家是人類天性的要求――幸安國小「返鄉運動」說明會記實、(十)天下傳真、(1)「賣上稅」絆住中曾根、(十一)國民黨官場現形記、(1)新仇舊恨一併算――王述先砲轟趙自齊、(十二)萬能記者阿吉仔、(1)擁護國安法給錢就來,保衛總統府舊片重映 等。
此物件為《自由時代》系列雜誌之一,《自由時代》是黨外政論雜誌之一,於1984年3月12日由鄭南榕所創辦,並且標榜「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雜誌內容致力於追蹤黨國內幕、打破禁忌話題、評議時政,同時也籌劃街頭社會運動,如:「五一九綠色行動」,其中鄭南榕為保護幫《自由時代》雜誌撰寫文章的作者,於是在目錄標示鄭南榕承擔一切文章的責任,且不在雜誌目錄頁寫上作者姓名。最終在1989年11月11日,鄭南榕自焚身亡7個月後,《自由時代》停刊。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自由時代》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煒翰,〈從《自由時代》系列雜誌看1986年的黨外運動〉,《臺灣史學雜誌》,第6期(2009年6月),頁151~172。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