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220
尺寸:19 x 26 x 0.5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自由時代雜誌社
關鍵詞:鄭南榕、自由時代、黨外、黨外雜誌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照片為封面,並以白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8年6月發行之《創造時代》週刊(總號第229期),封面內容計有〈宋美齡支持蔣緯國角逐下屆副總統――國民黨副主席之爭暗藏的玄機〉、〈國民黨漏消息,「制衡」朱高正!〉、〈「四大核心」四條心、「集體領導」大混戰〉、〈五二○案是國民黨十三全會的祭品!〉等。目錄計有(一)封面故事、(1)宋美齡支持蔣緯國,角逐下屆副總統――國民黨副主席之爭暗藏的玄機、(2)國民黨漏消息,「制衡」朱高正?、(3)「四大核心」四條心,「集體領導」大混戰 角逐中常委,宋楚瑜、關中也想插一腳、(4)鬪爭未到最後關頭,同志請勿輕言決裂――李煥推出黨務革新案,保守派極力抵制、(5)七七已在望,要角忙登場――國民黨權力鬪爭日趨白熱化、(二)專題報導、(1)一百八十七萬張選票與一萬名黨員――從民進黨吸收黨員談黨務發展、(2)民進黨地方黨部黨員數目及吸收工作狀況表、(3)我對目前的情況還算滿意――訪民進黨組織部長黃麗華談黨員吸收工作、(三)軍事檔案、(1)郝家班一支獨秀,眾軍頭升遷無望――郝柏村主控軍機,政戰系統備受壓抑、(2)垃圾武器的製造廠――聯勤自製武器毛病百出,問題重重、(四)特別報導、(1)外省人不准臺灣人開銀行――李登輝提出銀行改造計畫,向國民黨保守派挑戰、(五)時代經濟評論、(1)剝削體制――臺灣經濟型態的本質、(六)民進黨之頁、(1)首位民進黨籍農會總幹事――新營農會總幹事鄭天德決定加入民進黨、(2)民進黨中常會討論大陸政策/中央黨部舉辦「社運座談會」、(七)焦點新聞、(1)五二○事件餘波在華府激盪――六月十日,海外臺灣人在華盛頓聲援五二○、(2)五二○戰火蔓延美國――紐約「五二○事件說明會」衝突報導、(3)大學生為五二○事件受難人禁食請願、(4)五二○事件陰影中,農權團體大結合――全台農權聯盟將於六月廿八日成立、(5)五二○案是國民黨十三全會的祭品――五二○事件偵結,近期內即將起訴、(6)五二○救援小組工作紀要、(八)國會風雲、(1)他們不會搶走民進黨的問政空間――訪問民進黨立委談國民黨立院次級團體、(九)臺灣現象、(1)緊緊控制農村的那雙黑手――國民黨為何不肯放棄農會總幹事遴聘制度、(2)鋼鐵與水泥的政治鬪爭――朱安雄調查台泥採礦引發的連鎖反應、(十)臺灣一週、(十一)民主運動場、(1)資方讓步,罷工暫停――鐵公路員工紛紛取消端午節集體休假、(2)台汽端午節鐵定上路、(3)鐵路局各個擊破,集體休假不甚樂觀、(4)民營客運仍不放棄罷工?、(5)勞工聯線全面獲勝――台汽產業工會成長記、(6)江添福為何引火自焚? 等。
此物件為《自由時代》系列雜誌之一,《自由時代》是黨外政論雜誌之一,於1984年3月12日由鄭南榕所創辦,並且標榜「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雜誌內容致力於追蹤黨國內幕、打破禁忌話題、評議時政,同時也籌劃街頭社會運動,如:「五一九綠色行動」,其中鄭南榕為保護幫《自由時代》雜誌撰寫文章的作者,於是在目錄標示鄭南榕承擔一切文章的責任,且不在雜誌目錄頁寫上作者姓名。最終在1989年11月11日,鄭南榕自焚身亡7個月後,《自由時代》停刊。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自由時代》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煒翰,〈從《自由時代》系列雜誌看1986年的黨外運動〉,《臺灣史學雜誌》,第6期(2009年6月),頁151~172。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