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351
尺寸:21.2 x 29.7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民進雜誌社
關鍵詞:民進黨、吳祥輝、黨外、黨外雜誌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相片(美麗島的理論大師張俊宏)為封面,邊框為紅黃綠三色,並以黃、紅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7年8月發行之《民進週刊》第25號,封面內容計有〈飆車黨火燒臺南市交通隊現場實況報導〉、〈王義雄退出民進黨另組工黨〉、〈美麗島的參謀長張俊宏〉、〈民進黨北高兩市黨部成立及派系分析〉、〈向51%邁進:尤清周遊列國交朋友〉、〈美麗島圓明園同樂會〉、〈國會代理人的利益肉搏戰〉、〈報禁開放前的報業爭奪戰〉等。目錄計有(一)民進觀點、(1)「大家樂黨」與「飈車黨」的兩黨政治(蘇瑞)、(二)讀者進場編者候教、(1)請分析誰最適合幹主席、(2)要許信良再回來試試看、(3)警察先生不妨也來飈車、(4)生活化的政治人物、(5)誰為農民喊話、(三)身歷其境、(1)你飈車,他堵車,我燒車――飈車黨火燒臺南交通隊現場實況報導(林豪)、(四)黨的建設、(1)「康」還是老的辣――民進黨台北市黨部選舉現場(林靜英)、(2)人多卻不勢眾――謝長廷派痛失主委分析、(3)康系勝利的關鍵票、(4)第四砲――民進黨高雄市黨部成立現場實況(衛揚)、(5)「港都」對「打狗」――民進黨高雄市黨部成立派系運作幕前幕後、(五)特別報導、(1)我們不要做古董!(楊君)、(1.1)民社黨:保留票根不清場、(1.2)青年黨:一票兩片也冷場、(六)港都夜雨、(1)王義雄組工黨(莫蝶)、(2)沒有勞工,沒有黨工,哪來工黨-現階段「工黨」成立的困境(劉一德)、(七)封面故事、(1)美麗島的參謀長張俊宏(陳台麗)、(2)張俊宏的幾個第一、(八)蔣主席辦公室、(1)中常委,說話就「枯萎」(張逸塵)、(2)陳守山下台,誰接班?、(3)錢復難為「小國大使」、(4)倒店,脫手、豎白旗――報禁開放前的報業爭奪戰、(5)金門重地,謝絕觀光、(6)沈昌煥不准教授回來、(7)張豐緒將接體協理事長、(8)陳履安想幹經濟部長、(9)本是同根生,相見何太急、(10)蒲大宏當年的地下情、(11)蒲仲強為「倒帳」而跑、(九)江主席辦公室、(1)同樂不同心――美麗島圓明園同樂會(林靜英)、(2)他們說:――江鵬堅、黃信介、費希平接受洛杉磯時報記者訪問、(3)桃園再度展開「南北戰爭」、(4)高雄黨部將是余家天下、(5)民進黨向海外招手、(6)謝長廷、顏錦福動向未明、(十)向51%邁進、(1)尤清周遊列國交朋友(劉一德)、(十一)小鐮刀專欄、(1)不准,祇好跳傘回來!(竹葉青)、(十二)國會現形錄、(1)國會代理人的利益肉搏戰――趙少康抗議美國強迫台幣升值幕後(陸平)、(十三)黃昏的故鄉、(1)「調查局」衝進警察局――松北分局計程車司機包圍風波始末(莫蝶)、(2)勞工抗議勞委會成立、(3)陳秀賢將辦說明會、(4)民進黨地方黨部首度出馬打選戰 等。
《民進周刊》為1987年2月19日創刊的黨外雜誌,創辦人為吳祥輝。此刊物曾陸續以《民進時代》、《民進廣場》、《民進天地》、《民進世界》等名稱出版,最終在1990年8月20日停刊。此刊物標榜「不是機關報」、「人民第一、民進黨第二」,另《民進周刊》雖然在政治立場與民進黨親近,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民進周刊》系列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民進週刊雜誌社,1987。民進週刊,1,3-4。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