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12期
登錄號:2004.021.1311的圖片(20040211311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311的圖片(20040211311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11的圖片(20040211311_I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11的圖片(20040211311_I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11的圖片(20040211311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311

尺寸:19.1 x 26 x 0.3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85~1986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八十年代雜誌社
關鍵詞: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江春男
文物描述: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5年11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12期(總號第89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選舉火戰車〉、〈臺灣人「遊說團」的團長〉、〈國民黨的掌櫃與帳房〉、〈跑政治三點半的周哲宇〉、〈爭取原住民尊嚴的伊凡•尤幹〉、〈大陸空投臺灣的「助選員」〉等。目錄計有(一)社論:添置新裝的季節、(二)編輯室筆記、(三)讀者投書、(四)議會政治、(1)古井生波(吳瑞華)、(2)立法院建立院長任期制度紀事本末(李台生)、(3)民主法治的新境界(柳克文)、(五)台北話題、(六)國際問題、(1)波蘭民主列車(蕭靖)、(2)北愛爾蘭的戰爭與和平(蘇和)、(七)中共問題、(1)大陸青年為民主呼號(莊守義)、(八)專題論述、(1)學官兩棲的病理分析(翁明仁)、(2)學者專家論(沈君山)、(3)建立民主的政治道德(陳季安)、(4)精神醫療問題的探討(陳永興)、(九)法治、(1)剖腹生產的選罷法(沈亭)、(2)劉峯松的辯護與判決(資料室)、(十)短評短論、(1)法庭尊嚴今安在?(江鵬堅)、(2)請尊重勞工權益(黃安滄)、(3)諾貝爾爭霸戰(劉壽和)、(十一)愚園閒話、(1)與新生代一席談(黃順興)、(十二)人物、(1)臺灣民主政治的典範(李南雄)、(十三)文藝、(1)大海,請緊緊的擁抱它(詹澈)、(十四)幽默小品、(1)抱歉,這裡沒有進步(潘榮禮)、(十五)漫畫、(1)Co Co揮筆 阿歪從政記九則(Co Co)、(2)波蘭等(康文雄輯譯)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清貞高華)的圖片
藏品(鏡鐵礦 )的圖片
藏品(正,平,左正,右正,斷面圖)的圖片
藏品(光緒五年(1879)台灣府知府周懋琦札恒春縣行知已委令湖北已革副將沈鴻賓馳赴前後山一帶番地查勘)的圖片
藏品(望斷齊州行書中堂)的圖片
藏品(香園閣款圓口淺腹銀碗)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樹皮裙與腰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