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15期
登錄號:2004.021.1314的圖片(20040211314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314的圖片(20040211314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14的圖片(20040211314_I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14的圖片(20040211314_I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14的圖片(20040211314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314

尺寸:19.6 x 26.1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85~1986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八十年代雜誌社
關鍵詞: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江春男
文物描述:  此為紙質雜誌,為1985年11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15期(總號第92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補破網的選舉〉、〈國民黨的更年期〉、〈黨外的「春風」專案――檢討選舉座談會〉、〈香港在跳脫衣舞〉、〈第二個「鳳山事件」?〉、〈黨外的狀元榜〉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裡:蔣孝武的復出、(二)社評:看國民黨如何發牌?、(三)台北話題、(1)國際學術界中的政治學者、(1.1)蔡同榮、張旭成、魏鏞三位各有不同角色、(2)國父的孫子在臺灣、(2.1)帶給國民黨不少難堪、(3)大陸留學生不回去、(3.1)美國簽證百般刁難、(3.2)如何參考臺灣經驗?、(4)統計魔術自我安慰、(4.1)修改選罷法要對付黨外?、(5)省市議會面臨衝擊、(5.1)好戲即將上場,大家拭目以待、(四)頭條新聞、(1)李達海、李模、王建煊聯手惹禍?-經濟部「帶頭違法」風波(王秋池)、(五)政治觀察、(1)香港在跳脫衣舞-從臺灣看轉向中的香港(蔣良任)、(六)反新聞、(1)太離譜了吧?-評兩大報的脫軌言論(何飛明)、(七)新聞人物、(1)美國政壇的「女王蜂」-珍˙寇派翠克(派克˙吳)、(八)封面故事:補破網的選舉、(1)黨外的「狀元榜」、(2)台北縣的急先鋒-王兆釧(朱新)、(3)愈老愈「俏」的黃玉嬌(李絕)、(4)衝南衝北衝回霧峰-蘇貞昌(洪新榮)、(5)蘭陽的護法-游錫堃(廖政農)、(6)第二個「鳳山事件」?-臺南市空白選票外流疑案(呂民聲)、(7)國民黨的更年期(賴祖義)、(8)喊出臺灣人的心聲-從今年選舉看黨外政見訴求的改變(本刊編輯部)、(9)張博雅-四兩撥千斤(洪子元)、(10)國民黨戰略失敗,戰術成功-陳水扁何以該勝未勝(劉成方)、(11)從受刑人、教授到藝人-談這次黨外選舉政見台上的新力量(余路)、(九)黨外佈告欄、(1)「語文法與人權」座談會、(2)施性忠的抗議、(3)吳淑珍的近況、(4)邱茂男尊翁過世、(5)何必有我?(任渾厚)、(十)特別報導、(1)黨外的「春風」專案-檢討選舉座談會(本刊採訪組)、(2)吳大清「違紀」當選記(陳重逢)、(十一)壓卷人物、(1)上天保佑吳淑珍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玉管珠)的圖片
藏品(帶四突起玦形耳飾)的圖片
藏品(史晨碑)的圖片
藏品(嶺南青剛櫟、嶺南椆)的圖片
藏品(玉錛)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全島中等學校庭球大會參加章)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